来源:北大青鸟飞迅校区|发布时间:2013-05-01 16:33:03
“我的中学生活很凄惨。”蒋方舟说。“天才儿童”、“美少女作家”,这些贴在蒋方舟名字前的标签,让她的身份不同一般。蒋方舟从7岁起写书,先后在20多家报刊开设专栏,初中毕业时,她已出版7本书,高中时,又出版了两本书。
从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毕业,蒋方舟踩着冲刺拼来的高考分数和自主招生加分,来到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。
要搞清出题人在想什么
与高调“被关注”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蒋方舟捧着书坐在教室倒数第二排的场景。老师正将她曾经的文章作为范例讲解,她作为学生,站起来回答问题。
其实,从中学起,她就是一个戴着耳机、默默穿梭在食堂和教室间的普通学生;是夜晚为了考试挑灯奋战、白天在食堂吃3元钱套餐的普通学生。唯一的区别,可能就是,初中某一阵子,蒋方舟获得特赦不用写作业。
“我以为你会和韩寒一样,退学写作,没想到考上了清华。”一位编辑在活动上对蒋方舟说。其实,蒋方舟在初中时,还真的冒出过退学的念头。当时学校作业多,蒋方舟又要写作,精力不足。她的妈妈跟老师沟通退学的想法时,老师觉得十分不妥,说:“她可以暂时不做语文和外语作业。但是要保证课堂的听课效率。”
清晨哇哇念语文课文的事情,从来不曾发生在蒋方舟的生活里。每学期语文课本刚刚发下来,蒋方舟会抢在老师讲课之前,花一两天时间,把所有课文看一遍。看完了,她还找人讨论:哪个作家很好,哪个作家很烂。
即使琳琅满目的参考书充斥着课后习题的“标准”答案,老师也会阐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,但蒋方舟非常注重自己的赏析和判断,不被所谓“标准”限制。如果发现某个作家有价值,即使课本上只是简单引用了一句,蒋方舟都会找来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阅读。凭借大量的阅读、独特的鉴赏能力和充分的领悟灵感,在武汉市中学生语文知识竞赛(不含作文)中,她还获得过一等奖。
蒋方舟说:“考语文很简单,你一定要搞明白那个出题的人在想什么。”有时考完试,和同学一起讨论时,她一边“骂试题”一边推论:“出题这人,起码50岁以上,文革过来人,喜欢看《读者》。”“出题的这个人,是女的,小资情调。”“出题的这个人,恐怕只看余秋雨。”
对于“如果鲁迅来参加高考,也不会及格的”说法,蒋方舟不同意,她说:“聪明人从来不会被考试玩弄。”
数学从50多分提到143分
蒋方舟说,因为数学作业最多、最占时间,如果做数学作业,那向老师“争取”来的时间,等于无,所以,初中时她“坚持”不做数学作业。后果便是,初中毕业时,数学成了她的绝对弱项。高中分文理班时,蒋方舟的数学只能考50多分,她那时只希望自己可以考进年级的1000名以内。
分班的时候,蒋方舟非常担心,怕没有老师肯要她。惶恐中,她想到了汪义芳老师。刚上高中的时候,面对众多的选修课网球、航模、编程、雅思、电影……蒋方舟不知道选什么好,是汪义芳老师托人告诉蒋方舟,让她去听自己的文学鉴赏讲座,而那时,她并没有见过汪老师,以为汪义芳是女老师。一去才发现,传说中的汪老师是个壮汉。蒋方舟这才知道,上选修课的老师,课讲得那么好,简直像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。分班的时候,蒋方舟在汪老师班级门口等了好久,等到汪老师出来,她就迎上去说:“我是蒋方舟,我想到你班上。我除了数学不好,其他科还可以。”汪老师查看了她的成绩,确实不怎么好,但还是很大度地接收了她,而且让蒋方舟做了班长。
因为老师的一句“爱不爱学习,就看爱不爱做题”,蒋方舟由从来不做数学题变为“狂做”数学题。对于数学,蒋方舟不相信除了做题外还有更好的方法。她说:“我学数学,靠的是蛮干。”
文理分班后,数学难度降低,蒋方舟终于在半年内,将数学从原来的50多分提高到了143分。总分从进校的1000名以外,提高到第8名。高考时,她的数学考了131分。
招生热线: 4008-0731-86 / 0731-82186801
学校地址: 长沙市天心区团结路6号
Copyright © 2006 | 湖南大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湘ICP备14017520号-3